近几年来,法国解构主义大师的著作渐渐出现在各大书店的书架上,这半年来达到了一个出版高潮:从罗兰·巴尔特的《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》,到米歇尔·福柯的《疯癫与文明》、《规训与惩罚》、《知识考古学》,雅克·德里达的《文学行动》、《马克思的幽灵》、《多义的记忆》、《声音与现象》等等,令人目不暇接。《疯癫与文明》的责编舒炜还说,三联书店还将在今年推出4卷本的《福柯文集》,总计160万字,“一定会令学术界震惊的。”
解构主义是60年代后期法国“五月风暴”之后兴起的一次思潮,70年代在美国引起轰动,其影响不仅在哲学、文学范围,还涉及到历史、医学、心理学等多种学科。它包括了德里达的解构理论、福柯的话语理论和罗兰·巴尔特的后期思想,由于消解了西方传统的“逻各斯中心”,恢复被忽略的边缘话题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的关注。这些大师的著作在中国的出版,填补了出版领域的某些空白,正好满足了研究者的需要,无疑是一件好事。然而也有些读者认为,这种“解构主义的大面积降临”,表面上看来是一种学术繁荣,其实有一点“商业炒作”的嫌疑。“虽然全出来了,但是有点晚了。如果早两年出来的话会更有意义一些。”一个哲学系的研究生说,“事实上,对解构主义的介绍,80年代就有了。如列维-斯特劳斯的《野性的思维》出得很早,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。而现在好像出了很多书,其实做得并不全面,缺乏一种学术眼光,如德罗兹、让-伯德利亚都是很重要的作者,现在却找不到他们的书。”
舒炜认为,学术丛书这种选题往往一做就是一年两年,根本不可能是“商业炒作”,例如福柯,1985、1986年《读书》杂志就已经做了大量的评论,1989年三联的“现代学术文库”就已经开始组稿,如果运作顺利,90年代初就该出来了。译稿早就有了,在台湾、香港都出过了书,只不过在内地是耽搁了时机。但只要到了适当时机,有人一启动,很多书就一起出来了。这种集中和频繁的出版,只是反映了前几年出版方向的一致。
“目前,无论是著名的诗歌评论家,还是著名乐评人,都能够时不时地引用福柯了。”一位读者不无讥讽地说。“福柯热”的方兴未艾,让人不由得想起了当年的尼采、弗洛伊德的一度盛行。一位研究现当代文学的教授对此颇不以为然:福柯虽然是一位“明星级”的知识分子,现在在法国学术界也只是被客观地看作“众多声音的一种”。而法国历来是一个文化输出大国,各种文化、思潮作为一种商品,往往是经过美国这个“商业大埠”的中转后再向别的国家倾销。而国内的这个“热”,那个“潮”,多少有一些盲目的“赶时髦”。然而,舒炜却不这么认为。他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阅读范围很广,并且有了自己的阅读趣味和想法,他们阅读福柯、巴尔特,已经不是单纯地“时髦”或者“反叛”,也并非从众。近几年来,法国解构主义大师的著作渐渐出现在各大书店的书架上,这半年来达到了一个出版高潮:从罗兰·巴尔特的《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》,到米歇尔·福柯的《疯癫与文明》、《规训与惩罚》、《知识考古学》,雅克·德里达的《文学行动》、《马克思的幽灵》、《多义的记忆》、《声音与现象》等等,令人目不暇接。《疯癫与文明》的责编舒炜还说,三联书店还将在今年推出4卷本的《福柯文集》,总计160万字,“一定会令学术界震惊的。”
解构主义是60年代后期法国“五月风暴”之后兴起的一次思潮,70年代在美国引起轰动,其影响不仅在哲学、文学范围,还涉及到历史、医学、心理学等多种学科。它包括了德里达的解构理论、福柯的话语理论和罗兰·巴尔特的后期思想,由于消解了西方传统的“逻各斯中心”,恢复被忽略的边缘话题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的关注。这些大师的著作在中国的出版,填补了出版领域的某些空白,正好满足了研究者的需要,无疑是一件好事。然而也有些读者认为,这种“解构主义的大面积降临”,表面上看来是一种学术繁荣,其实有一点“商业炒作”的嫌疑。“虽然全出来了,但是有点晚了。如果早两年出来的话会更有意义一些。”一个哲学系的研究生说,“事实上,对解构主义的介绍,80年代就有了。如列维-斯特劳斯的《野性的思维》出得很早,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。而现在好像出了很多书,其实做得并不全面,缺乏一种学术眼光,如德罗兹、让-伯德利亚都是很重要的作者,现在却找不到他们的书。”
舒炜认为,学术丛书这种选题往往一做就是一年两年,根本不可能是“商业炒作”,例如福柯,1985、1986年《读书》杂志就已经做了大量的评论,1989年三联的“现代学术文库”就已经开始组稿,如果运作顺利,90年代初就该出来了。译稿早就有了,在台湾、香港都出过了书,只不过在内地是耽搁了时机。但只要到了适当时机,有人一启动,很多书就一起出来了。这种集中和频繁的出版,只是反映了前几年出版方向的一致。
“目前,无论是著名的诗歌评论家,还是著名乐评人,都能够时不时地引用福柯了。”一位读者不无讥讽地说。“福柯热”的方兴未艾,让人不由得想起了当年的尼采、弗洛伊德的一度盛行。一位研究现当代文学的教授对此颇不以为然:福柯虽然是一位“明星级”的知识分子,现在在法国学术界也只是被客观地看作“众多声音的一种”。而法国历来是一个文化输出大国,各种文化、思潮作为一种商品,往往是经过美国这个“商业大埠”的中转后再向别的国家倾销。而国内的这个“热”,那个“潮”,多少有一些盲目的“赶时髦”。然而,舒炜却不这么认为。他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阅读范围很广,并且有了自己的阅读趣味和想法,他们阅读福柯、巴尔特,已经不是单纯地“时髦”或者“反叛”,也并非从众。